系統櫃板材是怎麼做出來的?龍疆工廠實拍全紀錄
在室內設計與系統櫃領域,板材品質決定了櫃體的耐用度與外觀細緻度。今天帶大家走進台灣最大系統櫃板材製造廠——龍疆,實地拍攝並解析從「裸板上料」到「靜置養生」的完整生產流程,讓你一次看懂系統板是怎麼做出來的。
一、裸板上料:製程的起點
生產線第一站是裸板(substrate)上料。大型真空吸具將裸板吸起,平穩地放上輸送帶,確保後續貼合時定位準確。
二、三聚氰胺紙貼合:表面材的靈魂
接著進入三聚氰胺紙貼合站。三聚氰胺紙是一種已經印刷好紋理的浸膠紙,是系統櫃表面材的主要來源。許多人聽到「三聚氰胺」會擔心食安問題,但在板材製程中,它是安全的熱固性樹脂,用於提升耐磨與防刮性能。
三、210°C高壓熱壓:強化與固化
裸板與三聚氰胺紙進入熱壓機,在約 210°C 的高溫下進行高壓壓合,使浸膠紙與基材緊密結合,並同步壓入深壓紋(Emboss-in-Register),賦予表面木紋觸感。
四、修邊與品質檢驗
熱壓完成的板材需要進行修邊處理,移除多餘部分並檢查表面是否平整、花色是否對位,確保符合品管標準。
五、靜置養生:降低翹曲與脆裂
完成壓合後的板材不會立刻裁切,而是進入「靜置養生」程序。這一步讓板材放涼並釋放內應力,避免後續加工時發生脆裂或尺寸不穩定,確保施工現場切割時精度更高。
六、回到設計端:選材的意義
對設計師而言,理解板材的製程不只是滿足好奇心,更能在選材時做出更理性判斷:
- 選擇耐磨、穩定的板材:減少售後維修。
- 掌握色號與紋理差異:確保設計呈現與客戶需求一致。
- 配合施工習性:降低現場誤差與廢料損耗。
結語
從裸板到完成品,每一片板材都經過精密的熱壓與靜置養生程序。下次在設計案中選用系統櫃時,不妨回想這些細節,讓設計更貼近材料本質,也讓成品更耐看、更耐用。
探索更多來自 魔力達設計學苑 的內容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