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從 SketchUp 到 LayOut 的可複製出圖流程:以光之教堂建立四向立面》
在專案期程緊湊的情境下,建立「可複製、可維護」的出圖流程,比單次把圖做對更關鍵。本文示範如何以 SketchUp 的「場景」作為資訊載體,透過「平行投影」與標準化視角,將模型穩定傳遞到 LayOut,得到四向立面並維持一致尺度與版式;同時說明模型變更後的同步策略。
重點摘要
- 場景即規格:固定視角、投影方式、可見圖層/標籤。
- 正確投影:施工圖必須「平行投影」,避免透視變形。
- 版面一致性:在 LayOut 以「複製頁面」保留比例與標頭。
- 單一事實來源:模型只改一次,LayOut 用「更新模型參考」。
步驟詳解
- 步驟一:在 SketchUp 建立 3D 總覽場景與四向立面場景(A/B/C/D),並將鏡頭切換為「平行投影」。
- 步驟二:儲存檔案後「傳送到 LayOut」,選擇紙張(如 A3 橫式),初始視圖指定為 3D 場景。
- 步驟三:設定比例(1:100 或 1:50 視對象尺寸與紙張而定),以「複製頁面」建立 A/B/C/D 四頁,逐頁切換對應場景。
- 步驟四:版面細化:標題欄、尺度標、指北針、註記圖層分離,避免誤選。
- 步驟五:模型調整時,回到 LayOut 右鍵「更新模型參考」,所有使用到該場景的頁面一併刷新。
常見錯誤與排除
- 只看到透視而無法量測:忘記改「平行投影」。
- 四頁比例不同:不是用複製頁面而是新建頁面,導致比例重設。
- 更新無反應:SketchUp 未儲存;或 LayOut 參考鎖定於本地快取。
延伸:室內專案的切片與標註
室內案需額外處理平剖與定位編號(門窗、立面對應、燈具、插座回路)。建議以圖層/標籤分離:模型結構、設備、註記三層,並建立「對位參考場景」確保標註一致。
結語
把「場景」當作資訊契約(contract):誰看、看哪裡、以什麼投影、露出哪些圖層,皆在場景定義;LayOut 只做版面與標註。此分工讓改圖成本可預期。
探索更多來自 魔力達設計學苑 的內容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
發佈留言